共享美好生活 让“爱”无“碍”-视点

2023-07-04 10:58:36 来源:东南网

厦门无障碍公交车,让残障人士上下车自如。(受访单位提供)

厦门网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(记者 何祖谋)

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但我的世界却只有房子。”家住福州福湾新城秋月苑的王秋香是位重度肢体残疾者,因患有小儿麻痹症,导致双腿无法站立,加上出行不便,也没出去找工作,生活圈只剩下社区甚至房子。自从家门口有了地铁,那暖暖的无障碍设施,让王秋香看到了如晨光破晓般的希望,她不仅无忧出行,还在地铁沿线找到了心仪的电商客服工作,自食其力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每天早上7点多,王秋香带上手提包,开着电动轮椅去上班。她从住家福州福湾新城秋月苑出发,开向地铁5号线台屿站往霞境站附近单位方向,从进地铁站到出站,她可以自行乘坐轮椅,通过无障碍电梯、无障碍闸机通道,还可以自行使用无障碍卫生间,车厢里的无障碍轮椅位、安全带、扶手等设施,实现独立进出站、上下车。

“让自己有尊严地实现梦想,有尊严地享受社会文明发展成果。”王秋香深深感受到,身子汇入地铁人流中时,与健全人一道共享绿色地铁的那一份宁静,幸福地穿梭在各站点之间。

无障碍设施改变了残疾人的生活。6月28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。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,再一次聚焦在无“碍”生活。

近日,记者走进我省多地,探寻那些城市建设中常常被人忽略、如今正在被完善和提升的暖心“细节”。

细节之处见大爱

幸福往往就在生活的小细节,看似可有可无的盲道、斜坡和专用厕所,却是残疾人的幸福之道、温馨之坡和关爱之举。

温馨的标识、简单的坡道、灵巧的扶手……看到福州市台江区福瑞社区福机新苑无障碍改造到位,市民黄先生卖掉别处的房子,带着患先天骨髓性肌萎缩症的女儿搬到这里。

“这里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对残障人士很友好,有了无障碍斜坡,女儿出门看病方便多了!”黄先生说,他家门槛高差5厘米许,女儿轮椅出入难,小区获知就免费设置约1米长的斜坡,非常便于他女儿出入。“这样省得我们老两口辛苦扛轮椅。如今,孩子也可以自己下楼到社区看病抓药,我们很放心!”

2021年,我省制定出台《全省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》,提出:到2023年底,全省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基本完善。

在福州,“福瑞社区十分钟无障碍生活圈”示范项目以福机新苑为核心,占地面积约15.1公顷,对该区域内的居住建筑、中心公园及周边公共服务管理设施、农贸市场、道路、绿地、交通场站等项目的无障碍服务、通行、信息交流等设施进行综合整治改造提升,提升整治项目共计110项,其中与出行密切相关的道路系统提升改造占到了66项。

“‘改’出样板,让障碍人士受益匪浅。”福瑞社区党委书记汪蕴理说,该社区以拆迁安置居民为主,人口密集,老人、残障人士比例大,无障碍社区改造项目包括安装智慧灯杆,改造电梯、坡道、盲道、扶手、栏杆等,受益居民约1.64万人,其中行动障碍人士约2810人,占比约17%。

为深入感受,记者跟着残障人士、福州市小善公益服务中心创办者郭兵在福机新苑体验了无障碍设施。郭兵自幼因患小儿麻痹症致残需坐轮椅出行,早在2011年他便致力于推动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,如今已是福州公益圈闻名的“轮椅骑士”。

“细节之处显大爱。”郭兵指着福机新苑东门说,“这里原为方形护栏设计,轮椅无法通行,提升改造为弧形设计后,实现了普通行人通行与轮椅通行兼顾。”

作为全省样板,福瑞社区围绕行动障碍人士、老年人等群体活动特点,在改造提升上精益求精。如,扶手上专门设置了盲文,让盲人在行进时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;担心老人出行安全,小区外围设置智能灯杆,搭载人工智能跌倒分析探头,当有人跌倒时,就会发出报警信息,社区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抵达现场;无障碍公厕内安装的向下倾斜5度的镜子,让坐轮椅的人也能照镜子……

去年,福州各县(市)区已完成42个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样板项目,今年还将打造24个样板项目,至今年底,力争实现全市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基本完善。

筑起“幸福港湾”

“不仅帮我享受各类助残惠残政策,还帮助我的家进行无障碍改造,满满的获得感!”近日,三明市清流县嵩溪镇家庭无障碍改造户林秀美(化名)拉着县残联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。

林秀美是肢体二级残疾人,因事故卧床数年,由于行动不方便,基本足不出户。去年,随着县里加快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,县残联主动上门为其提供辅具。根据相关政策,对其居家进行无障碍精准改造,如对房屋地面实施平整硬化,将门槛变为坡道,增加防护栏,安装一字扶手、折叠浴凳、升降淋浴器等,同时,搭建低位灶台、升降晾衣架,安装烟雾、燃气泄漏报警装置,配备智能音响、智能灯控设备等,让她的生活变得有“爱”无“碍”。

“通过实施无障碍改造,极大改善了残疾人居家生活环境,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。”清流县残联副理事长谢金富说,今年,清流县将投入资金130万元,对龙津、嵩口、嵩溪三个乡镇26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,切实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“小爱同学,打开窗帘。”随着窗帘缓缓自动打开,王倩(化名)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。王倩是晋江市磁灶镇一名六年级学生,6岁时因脊柱损伤致下肢瘫痪,生活需坐轮椅。像上下楼、开关灯、拉窗帘等对于正常人而言很简单的事情,她做起来却困难重重。为此,晋江市残联根据女孩的个性化需求“量体裁衣”,为她的家居安装了多项智能设备和无障碍设施,包括智能灯控设备、智能电动窗帘、升降淋浴器、智能插座、智能升降晾衣架,以及扶手、电梯防护栏等无障碍设施。

“早上想看太阳,夜晚想看星星,以后都不用麻烦爸爸妈妈来拉窗帘了。”王倩说,无障碍家改让她的生活变得美好。

去年以来,晋江市以创建省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重点示范县市为契机,为有意愿参与改造的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改造方案,着力改善提升残疾人居家生活品质。截至今年4月底,已有1461户残疾人家庭受益。

为落地见效,晋江市还邀请了无障碍改造专家开展培训,实现从调查摸底、方案制定到工程实施等全流程规范化管理。同时,聘请监理机构进行全过程监理,市镇两级残联会同改造单位、监理单位、无障碍督导员进行联合验收,确保改造取得实效。与此同时,晋江市残联、财政局、检察院及纪检监察部门多方联动,形成工作合力。

同时,实施“双随机一公开”制度,按照不低于10%的比例入户核查,通过随机抽取监督对象、随机抽取监督人员、公开监督结果,对项目改造实行全方位、全过程监督,确保“好事办好”。2023年,这项惠民政策被列入晋江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。

“针对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量大,山区残疾人居住分散导致造价成本高等问题,我省采取‘整镇推进’工作举措,全省家庭无障碍改造质效明显提升。”省残联维权发展部副部长张泉说。

据统计,去年,我省有44个县(市、区)的115个乡镇(街道)采取整镇推进方式开展家庭无障碍改造,完成5804户改造,其中全省共完成示范户改造2343户,示范户比例达40.37%。

只为那无“碍”执念

6月8日一早,徐世元拄着拐杖向着福州地铁4号线花海公园站挪步,似乎对周边成片的紫色花海无暇顾及,此时,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装修专业负责人林颖凡从站门前向他走来,热情地迎接他的到来。

徐世元是省肢协名誉会长、中国肢残人协会无障碍服务与推广委员会主任、福州市残联副理事长,同时又是一名残障人士。他从小就因先天性下肢残疾而与拐杖、轮椅结下不解之缘。此前,他总觉得自己似乎是个异类,拥有和常人截然不同的人生。但他尝试通过自学改变人生,致力于无障碍服务与推广。

福州地铁4号线开通在即,作为整条线最具特色的花海公园站,徐世元受邀为该站残疾人无障碍卫生间设施建设进行体验和督导,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“样品”,推动4号线全线无障碍环境建设。

“卫生间门宽需达1米,便于残疾人轮椅进出”“中间宽敞些为轮椅转身留有足够空间”“化妆镜向下倾斜些,洗手池、冲洗器与控制面板的高度均要降低”……徐世元时而用卷尺,时而用激光尺“量身定制”无障碍卫生间设施的长度、高度,对每一处细节都拿捏得妥妥的,在旁的林颖凡等技术人员听着频频点头。

徐世元告诉记者,他做无障碍督导工作已经有20个年头了。“无障碍督导听上去容易,但真正要做到位却很难。”徐世元表示,他做这项工作的体会在于“坚持”与“专业”。

从“有没有”到“好不好”“管不管用”的理念变迁,执着“找茬”变“碍”为爱的背后是我省对无障碍环境提升工作的“专业”与“坚持”。近年来,我省按照高质量建设便捷、宜居、绿色、安全、智慧的城乡基础设施要求,开展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行动,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。同时,我省还加大力度开展无障碍督导工作。2020年5月,全国首份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督导制度《厦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工作制度》施行,厦门市检察机关还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工作。此外,我省还借助助残社会组织开展无障碍环境督导工作,省残联通过“福州市小善公益服务中心”等助残社会组织对城市道路、商业综合体、购物场所、行政服务中心等开展多角度无障碍环境督导工作。从义务督导到长效督导,从自查自纠到纳入诉讼,有力地促进无障碍环境持续提升。

“新通过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拓展了无障碍的内涵和外延,加强了对无障碍环境监督管理力度。”省残联维权发展部部长廖艺萍说,将多形式、多载体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内容,推动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,组织残疾人、专业技术人员广泛开展无障碍环境体验督导,充分反映残疾人无障碍环境诉求并推动满足。

记者手记

让无障碍设施 真正无“障碍”

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

近年来,我省多地将加快发展无障碍事业列为政府工作目标。同时,开启系统化推动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,对既有公共无障碍设施进行提升改造,完善设施功能,推动有爱无碍全龄友好空间建设。

比如,漳州市引入专业技术团队,摸排各类场所,形成无障碍设施问题清单,针对普遍、共性问题进行整改,制定统一的设计、施工、验收标准,系统化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品质;龙岩市以“东山—莲东人居板块”为试点,从全龄型、全人群角度出发,系统谋划无障碍改造提升工作方案,确保功能完善、设施配套;南平市武夷新区立足“新区新品质”目标进行谋划,注重精细化建设,推动无障碍设施从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提升。

但记者调研发现,当前无障碍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,有的已经建好的无障碍设施并未发挥应有作用,甚至变成了“路障”。如一些地方的盲道存在断头路、陷阱路现象,或者被车辆、摊贩等占用;一些地方无障碍设施覆盖面不全、功能不完善、布局不合理,无障碍设施损坏后得不到及时修复,长时间地“暂时关闭”等,给残疾人添了堵等等。

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,是新型城镇化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,也是国家保障民生、完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。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,无障碍环境建设将成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,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。“无障碍”是通用设计而非专用设计。

令人欣喜的是,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,该法妥善处理保障重点与惠及全体的关系,明确无障碍环境建设在重点保障残疾人、老年人基础上,积极推动建设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。

由于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涉及多个部门,业内人士认为,要理顺管理机制,强化部门协作和工作合力,实现无障碍设施规划、建设、运维和监护的全方位管理。同时,要通过智能化、信息化手段,提高城市无障碍出行服务保障水平。比如,开发无障碍出行地图、智能语音播报等,让无障碍设施插上科技的“翅膀”,让残疾人更好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。

福州福瑞社区无障碍改造注重细节,让残障人士无“碍”生活随处可享。何祖谋 摄

肢残人士乘坐轮椅体验福州地铁无障碍设施。 何祖谋 摄

省肢残人协会有关人士对地铁无障碍卫生间进行督导。何祖谋 摄

重度肢残人士乘坐轮椅体验福州上下杭景区公共无障碍设施。何祖谋 摄

福州上下杭景区无障碍停车位,专供肢残驾乘人员使用。何祖谋 摄

上一篇:

共建美好社区,这群人随时“在线”!_当前要闻

下一篇:

共建美好社区,这群人随时“在线”!_当前要闻

推荐阅读